以琴修身 以和治国
传统与现代之争由来已久,在充斥创新火花的今天。很自然的会有人问,我们有虚拟现实的VR技术,我们甚至制造出了打败顶尖棋手的人工智能,现在即便是十几岁的小孩都可以通过专门的设备自己制作简单的机器人,那么,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否已经不再适宜了呢?我们究竟为什么需要传统文化?
让我先从西方近代哲人马丁海德格尔谈起,他在《林中路》中写道:“林中有许多路,这些路多半断绝在人迹不到之处。这些路便是林中路。每个人各奔前程,但都在同一片林中。看来他们彼此的情景仿佛相似,但只是仿佛如此而已。”不论人们各自的路如何,都在这片林子中。恰巧的是几百年前我国诗人杜牧也表达过相似的见识,杜牧在《注孙子序》中说:“丸之走盘,横斜圆直,计于临时,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是知丸不能出于盘也。”(攀川文集 卷十)意思是说这盘里的走丸,路线虽然不一样,曲直各异,但都在这个盘子里,这一点是共同的。“盘”可以看做是传统的外在间架,“丸”则象征着传统内部的种种发展的动力。
传统之于文化,犹如话语之于语境。先且不论什么多样性、统一性。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具体的情景,我们的话语正是在这样的幕帷上自由跳跃。“水哉,水哉”,孟子有言“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无本无着,则空假而难以持存。
现在我们一提到法国,就想到“浪漫”这个词,而这背后的是曾经一浪又一浪的革命风潮,那些对自由的支柱追求最终凝结成一种求新求异的民族精神。再看最近处于脱欧的英国,有牛顿、笛卡尔这样的人,浓厚的宗教情感交织着理性主义,诞生出一种保守求稳的气质。“美帝”这段时间可是“大新闻”不少,且不说自带槽点的“川普”,这个历史并不悠久的国家,总能成为人们饭桌上的谈资。从本质上讲,美国沉浸在浓厚的基督新教文化之中。乍听起来这与今日的形象想去甚远,想想五月花号上的先民们,带着基督新教的使命感踏上新大陆。一面是信仰,一面是现实的务实,最终形成基辛格所说的个人自由与个人主义的统一。
在回到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之前,再看看《林中路》:林中虽然有许多路,但是只有森林管理员认得这些路。那么这个森林管理员是谁呢?在基督教社会中,能超越这一切的,无疑只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了。而中国传统文化讲“太极”,“物物一太极,事事一太极”。说的是,每一物都是自己的真理,这就与西方那种“真理只有一个”大不同了。看看西方近代的侵略扩张,无一不是打着传教的旗号,实质就是学界所说的清教主义宿命论,就是说,只有我这一个是对的,其他都是不可取的。现在欧美各国总是大谈民主自由,而这民主自由背后说的是我的民主比你的更民主,我的自由更真,“非此即彼”。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讲究“和”,和而不同。比方说美,有红楼梦里林黛玉那种娇柔之美。如果是平民老百姓可就不会这么想了:病怏怏的又不能干活。这里的美就成了那种健康之美。“伯乐用马”讲“变通者,是取时者也”。人人都想求“千里马”,但是什么才算是“千里马”呢?马各有长,看是怎么用,用什么。而事实上,每一种文化都有优劣,但总有一或两种会被视为正道。这么看,“非此即彼”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道理。时代变了,标准变了,有所质疑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论语·子路》里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对于标准,孔子是怎么说的呢?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从天地之道讲起,这是根本。进一步落实,便是德,德性,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所谓“依于仁”,便是就人而言,这个德性是仁。再具体下去就落实到了实际技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工作当中。这样一来我们从这句看似玄妙的语论中得到了什么呢?
以道为本,以仁为心,以德为表,以艺承载。可见行为生活是道、德、仁的体现。要是反过来人被生活所左右,便失了根本。再回来看现代文明:飞机、高铁提高了速度、电脑手机网络让世界融为一体,这些高科技让时间空间上的发生变化,但他们的本质还是停留在“艺”的层面。面对每天打开手机扑面而来的各种有用、无用、或是垃圾信息,这些信息的制造者无不是被生活左右。就好像一个人身处丛林,叉路交杂,何去何从,这就需要我们传统的道来指导,如丸之走盘,丸之是游于艺,而不能忘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初衷。
要完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人生征途,离不开修身养性。古琴作为琴棋书画之首,国之重器一直是君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必备之物。《孔子家语?辩乐解》记载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缪然思焉,有所睾然高望而远眺。曰:“丘迨得其为人矣,黮而黑,颀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
从这个“孔子学琴”的故事可以看出:孔子学琴不是浅尝辄止,而是端正心态,精益求精(据于德);孔子弹琴时心意专一,人与曲合,从而豁然贯通,心有所得(志于道);孔子是通过学琴这种日常活动来砥砺意志,锻炼心性,是从事上练起(依于仁)。而这些恰恰就是儒家修身的特点。
以琴修身,以和治国。这种传统文化的精髓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立身之本,治国之策。传统是根本,现代是手段。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森林中迷失,找回生活的初心。